為了緬懷先烈,尋訪革命先烈的奮斗足跡,重溫崢嶸歷史,2015年4月我們踏上了去韶山的旅途。韶山是毛主席出生和成長的地方,也是他點燃革命的圣火,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正確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起點。在戰爭年代,僅毛主席一家就犧牲了6位親人——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楊開慧,還有毛楚雄、毛岸英,這些閃光的名字,與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韶山共產黨人以他們的壯懷激烈、視死如歸,書寫了一部風云激蕩的戰斗史、一曲蕩氣回腸的正氣歌。
一代偉人毛主席的銅像高高矗立于青松環繞的廣場上,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銅像并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偉人施三鞠躬禮。大家面對毛主席重溫入黨誓詞,以鏗鏘有力的聲音,表達自己堅定的信念。“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多么氣勢磅礴的詩句,正是老一輩革命人士的英勇無畏才造就了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時刻牢記并領悟其精神,讓精神得以升華,代代相傳,成為工作中的永久動力。
接著我們來到了毛主席紀念館。在展廳里,我們看到了毛主席當年為尋求革命真理而走遍天下穿過的草鞋,用過的斗笠草帽,穿過的粗布衣服,看到了毛主席的六位為革命獻身的親人遺像……毛主席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和解放事業,中國人民將世世代代愛戴他,尊敬他。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毛主席的故居,親身感受毛主席兒時生活、學習的環境,體會到一代偉人成長的足跡。
最后,我們來到了橘子洲頭,毛主席青年時代,就讀于湖南第一師范時,常和同學朋友到洲頭搏浪擊水,議論國事。1925年,他揮就膾炙人口的詩篇《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這首詩抒發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毛主席的心胸和志向在此表露無遺。
通過此次“紅色之旅”,我們都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對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新時期繼續學習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什么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幸福觀、苦樂觀有了新的認識;從而也更加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飲水思源,富不忘本。毛主席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將永澤千秋,他的思想將永放光芒!